欢迎访问成都大才骨伤诊所官方网站!

成都大才骨伤诊所

当前位置:首页 /武医传承

武医流派及成都发展

发布:2016/09/21 19:49  作者:  编辑:  来源:  阅读量:

武医流派及成都的发展

 

武术与医疗结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特点,其特点与师承的派系有直接关联,我国武医界有南北两大派系。郑怀贤老师不但继承了北方派系的特点,而且也融汇了南方派系的精华,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武术医疗集大成者。青年时期,郑老即从师于北方著名武师魏金山、以及太极拳名家孙禄堂老师,学得武医精髓,奠定了武功医技基础。同時又学习王翔斋先生的形意拳,颇有心得,练太极、八卦、形意时狠下功夫,因此积澱了深厚的内家功底。这些名家师傅既练武又行医,不但练有奇特的武术绝招,而且在跌打损伤治疗之中也各有独道的医技和妙方。经老师介绍,到上海寻师访友,认识了武医界圣手王子平(原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郑老为后任武术协会主席)、石筱山,并成为好友,对他们的经验和技术也非常熟悉。后老师与杜月笙前輩结拜,并和杜老一起研究探讨武医的独道的技术与理论。经杜老介绍,老师到张自忠将军处作武医的教学与实践工作,经張将军提点,老师到中央国术舘,中央军校等处任教在此培训了大批武术骨幹,其中武医兼备的姣姣者也不乏其人。在社会活动及日常工作中,老师对人忠厚豁达,结识的武林朋友较多,见识广博,胸襟宽大,故汇南北各派之特色为一炉,成为中国武医界一枝独秀,为建立中国运动损伤中医治疗系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郑老随军转移到成都,与四川的各武医名家在骨伤技艺方面也常相互切磋、学习,对成都的各门派也非常熟悉,同时,也获得了他们热爱与拥戴,成为成都地区武医界的一面旗帜。1958年在贺龙元帅的指示与关怀下建立了中国的苐一所专为体育运动損伤服务的医院--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成都武医界名门如林,高手云集(据师母刘伟俊老师讲述)50年代成都有名的武医专家为数不少,杜子明先生可为首屈一指的名家之一,他在骨伤治疗中要求与练功要相结和,同时接骨手法独道,外用药物奇特,疗効好,为广大群众所称道,因此,到成都柿子巷求医者云集,门庭若市,后调到中央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工作。杜琼书老师继承杜老的武医特色在四川省中医研究所以及中医学院教授与发展杜老的学术理论与技术。

邓跃龙也是成都地区有名的武医圣手,成都八宝街医馆老成都人都十分熟悉,但凡跌打損伤都愿到该处求医。邓先生练有四川特色拳械,治疗跌打損伤也有自己不同风格。其下两名徒弟承继特色,更有大的发展。刘家文老师建立了东门街骨科医院(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杨天鹏建立了东门城门骨科医院(成都骨科医院),杨天鹏除了熟记邓氏的方剂以外,精练的大刀,在成都爱武人士中也留有很深的印象。

罗增明也是武医界的好手,他擅于用中医疗法治疗跌打疮疡与外伤,在成都有好的声誉,在他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成为现在的成都中医医院。

邓善堂是四川武医名家,曾在成都武术表演赛中获得金奖,在医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华阳双流骨伤医院。

石继洲是成都武医界的名人,此人善用双钩,接骨疗伤有独特手法,也成立了自己的医院,后转至攀枝花发展。

李孟常拳械都非常精道,擅于用草药,在中草药组方用药上有独特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中草药医院。

另外,陈大章在武医方面也有所研究,他在内科方面有独特的建树,在武术方面他擅于用刀。

小南街的朱医生在跌打损伤方面也有独特的手法和妙方,在成都市民中也有良好的声誉。

以上这些都是师传有序,武医发展方面各有特色,且都为群众欢迎的成都骨伤名家

 

 

                                                   成都大才骨伤

                                                      呉大才 宋明清

                                                      2007130